扶助贫困企业渡过难关,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。然而一些企业却把“扶贫”工作当作一种“负担”来看待。近日报载某集团公司把扶贫与自身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,此消息,给人启示良多。
1996年6月,该公司在接受了漯河市委、市政府托管该市五金电器厂的扶贫建议之后,他们当即作出了以“输血”促“造血”,扶贫与自身发展相结合的决策。他们扶贫先扶志,用“企业精神”引导广大职工破除宁肯苦熬也不肯苦干的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树立艰苦创业,立志治穷脱贫的观念。同时投入资金,改造厂房,上马了一条先进的制鞋生产线。投产后,日产量很快就上升到500多双,月产值达到100多万元。这不仅使该厂110多名待班在家的职工上岗就业,挽救了一家濒于倒闭的困难企业,而且还发展了自身的生产规模。
诚然,扶助贫困企业,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。如果仅仅以给钱、给物的方式来帮助困难企业,不仅效果一般,而且长期下去,也会成为负担。因为一般意义上的给钱、给物,虽能解决一些燃眉之急,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停止了钱物援助,不少困难企业仍会恢复如初。如果我们不把扶贫当作一种消极被动的“施舍”,而是积极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,困难企业之中所潜在的可取之处是可以挖掘出来的。这样,扶贫也就不再会成为“负担”。
山西垣曲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胡家峪矿郑泉胜